2004年秋,倪先生与刘女士登记结婚。彼时,倪先生以为婚姻虽然平淡,但却是彼此的避风港。但他未曾料到这段感情会在二十年间经历数次分合,最终走向一地鸡毛。
倪先生与刘女士婚后育有一双儿女,倪先生勤恳工作,默默承担家庭责任,并将所赚的工资悉数上交,给足了刘女士安全感。但刘女士在生活中性格较为强势,常因琐事和他争吵。
2017年,刘女士提出离婚,倪先生虽然心存不舍,但仍选择尊重对方意愿。
然而,离婚后仅四天,因为刘女士的后悔和不舍,双方又仓促复婚,但破镜终究无法重圆,留下的反而是无数的裂痕。
二人复婚后,刘女士的疑心病变得更重。
倪先生于2018年用借款和多年打拼的钱购买了一套房子,还费尽心思装修,就为了能够和家人在房子里安定地生活。但刘女士敏感多疑,常常怀疑男方有问题,让倪先生非常痛苦。
即便如此,倪先生考虑到刘女士生孩子不容易,也为家庭付出了许多。所以他从来没有和她撕破脸,一直忍让,甚至默默减少了和朋友的联系,但这也给这段本就摇摇欲坠的婚姻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2022年底,由于两人之间价值观的差异越来越大,他们渐行渐远,彻底分居。
面对这样的局面,倪先生深感无力,他知道这段婚姻是时候要有个了断了,这样对彼此都好,不必继续纠缠下去。
2023年,倪先生第一次委托吴佩佩律师以感情破裂为由起诉离婚。在这过程中,吴律师做了许多调解工作,但因女方拒绝沟通,坚决不同意离婚,最后倪先生的离婚请求被法院驳回。
2024年,为了好聚好散,倪先生和刘女士商量把原先贷款购买的房子卖了,卖房子的钱二人协商分割,各自都好好生活,刘女士也答应了。
房子最终以600万的价格卖了出去,并且倪女士在房子卖出后,要求倪先生把还完贷款后剩余的400万都放在自己身上,后面再按照双方协商的方案进行分配。
倪先生向来性格憨厚,没有多想就同意了。但没想到房款到账后,刘女士临时变卦,又不同意一开始谈好的条件了,并且不回倪先生的消息、拒绝沟通。
既然这段婚姻彼此已经不能坦诚相见了,那分道扬镳便是最好的结局。终于倪先生受不了刘女士无休止的控制,于分居一年后再次找到我们,起诉离婚,希望能够有个体面的结局。
面对情感破裂的事实,两个人并没有争议,整个案件难点在于财产分割。
双方名下的房产、股权、债务等都是离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二人婚后,财产一直掌握在刘女士的手中,倪先生对资金、房产什么的都一无所知。
除了财产,还有更棘手的债务问题。倪先生和刘女士婚后用于房贷等夫妻共同生活的开支达到200万元,并且这200万元的外债是以倪先生的名义借的,也就意味着如果倪先生选择净身出户,那他就会凭空多出200万元的债务。
面对这段婚姻,倪先生已经彻底失望了,他甚至只要求把婚离了、并且分到能够偿还200万债务的财产就够了,其他别无所求,相当于净身出户。
但《民法典》和律师的存在就是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出于对吴律师的信任,倪先生再次委托了她帮自己打这场官司。
这次案件是由吴佩佩律师和韩聪聪律师一起合办,他们在接下案子后,迅速展开行动,向法院申请开具了10余份调查令。
他们拿到调查令后就立马奔赴各大银行调取流水、到杭州和深圳调取支付宝和微信的转账记录、仔细梳理房产交易记录、借款凭证等数百页证据并且事无巨细地梳理了夫妻二人的所有共同债务以及股权问题,并细致地梳理了这些材料,罗列出了详细的账单和证据.....
他们在这些错综复杂的证据里发现刘女士将剩余的400多万已经恶意转移了。
从大额转账到肆意地挥霍支出,倪先生的对夫妻共同财产的不知情给了刘女士在婚姻存续期间多次转移财产的机会。
刘女士甚至还给他们的女儿转了100多万,如果倪先生想要拿回这笔钱,就意味着要行使撤销权起诉自己的女儿,他一旦这样做了,父女关系势必会受到影响。这对于疼爱孩子的倪先生来说是做不到的。
针对刘女士恶意转移财产的行为,两位律师在起诉时迅速做了保全,多次与法官沟通追加保全账号,沟通保全进展。同时面对对方可能做出的举证,两位律师都制定了详尽的应对策略。
吴律师和韩律师最初考虑到二人之间多年的夫妻感情,以及对孩子的影响等因素,决定采用调解的策略解决问题。
因为如果不调解走诉讼途径的话,这一个官司将会衍生出数十起债务纠纷、股权分割等其他诉讼案件。当事人本就因为这一起离婚案件时常焦虑、失眠,如果坚持通过诉讼解决问题的话,对当事人的健康和精力都是挑战。
所以吴律师和韩律师本着对当事人的负责,以最大的诚意和刘女士以及刘女士的律师沟通协商,但是对方油盐不进,坚持不调解。
既然带着诚意去商量对方不接受,吴律师和韩律师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当事人,他们基于调查取证获得的证据,追加罗列了数十条条诉讼请求,并且每一项都有理有据,几乎是对方无法反驳的程度。
我们将这些证据和变更诉请的材料递交给法院之后,对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终于同意了调解,坐在了谈判桌前。
调解从早上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傍晚6点。
倪先生一开始的诉求仅仅只是结束婚姻、争取部分财产以偿还债务、保障对子女的探望权。
但对方律师却态度强硬,不仅拒绝承认刘女士转移财产的行为,反而认为那些都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他们甚至把各种不合理的消费:比如刘女士日常购买奢侈品的消费、给其女儿购买奢侈品的消费以及此前二人共同协商售卖房屋之前的消费账目都算在其中,故意模糊这些钱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这一概念,这一招目的就是要倪先生净身出户。
不仅一分钱不分给倪先生,他们还要求对倪先生亲属赠与的将近80多万的股权进行分割。
在这段婚姻里妥协了12年的倪先生,在对方的一次次伤害下,不愿意再沉默。
吴佩佩律师和韩聪聪律师针对对方如此强硬的态度巧妙地运用了诉讼策略。
他们一方面以转移财产为要点,因为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另一方面他们结合了孩子的状况,和对方好好讲道理。加上倪先生的态度也非常诚恳,他表示即使双方离婚,但是仍然可以一起过年过节,双方也都还是孩子的父母,倪先生的父母也表示能接受她改正,不追究转移财产的行为。
后续在吴律师数个小时废寝忘食地调解下,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
出于先见之明,吴律师担心对方在调解后转移财产,拖着补偿金不给,便要求刘女士当即去银行取之前被藏起来的百余万现金,当场交给倪先生。
不仅如此,其他房产等财产产也得到了合理的分割,之前的债务问题双方都达成了一致,在律师的组织之下,双方也握手言和了。
当调解书签下二人姓名的时候,窗外暮色已浸透玻璃,这些年的重负也在这一刻,化作一声轻叹消散在晚风里。
二十年前在秋日许下誓言的青年,大概不曾想过要用这样的方式与往事作别,但生活终究给了他答案。
在情感与利益的漩涡中,法律既是斩断乱麻的利剑,亦是抚平感情创伤的良药。
我们的存在,是让那些需要维权的“倪先生”,能在法理与温情的交织中,拾起新的开始。